具备潜力的多尔古仍有一些不足,但现在的他需要背负重担
过去的这两年,曼联的左后卫形形色色。
卢克-肖进入伤病不断的恶性循环,马拉西亚也曾一度长期缺席,而在雷吉隆轻轻地来,又轻轻地走之后,我们在这个位置上看到了达洛特、马兹拉维、阿姆拉巴特、林德勒夫、埃文斯、利桑德罗-马丁内斯等等等等。
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几乎没有一家豪门俱乐部能够容忍在如此长的时间里缺少正牌左后卫,但曼联可以,直至让曼联球迷出现了可悲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现象:
从这些其实都很糟糕的代打人选里,我个人觉得马兹拉维还是稍好一点,毕竟他在摩洛哥国家队也打过这个位置。
终于到了这个冬天,大家都恢复正常一点了。
在这个注定收获寥寥的冬窗,在阿莫林主打三后卫,翼卫扮演重要职责的情况下,曼联选择在1月末出手,瞄准的目标依然极具拉特克里夫团队的风格:
年轻、具备一定的潜力,最终能否兑现,或者说能否在曼联兑现,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这位名叫多尔古,今年只有20岁,2023年才进入莱切一线队的左后卫,在过去一年多的意甲赛场确实打出了一些不错的表现,你可以从一些比赛画面中,清楚地看到他的潜力的确突出,但就像很多刚刚冒出头的年轻球员一样,他也有一些显著的不足和问题。
对于年轻球员来说,这一点非常正常,他们就是要在各种各样的错误中成长起来,但就像约罗之于曼联一样,俱乐部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等到他的潜力变成真正的实力?
这一点,显然是这支曼联又要面对的问题。
首先,作为一名边后卫,包括翼卫,足球界近年来比较显眼,教练和球迷都比较推崇的风格,大概就是阿方索-戴维斯和弗林蓬这个样子。
你说他们是边后卫,其实都不够准确了,尤其是后者,虽然在无球时确实站在中卫的身侧,但本质上更类似于边锋。
然而,多尔古和他们的风格并不相同,这一点在身体层面就清晰可见,这名年轻球员现在的身高就有187cm,整个体型呈现相当宽厚、敦实的样子:
从近景画面来看,他的身板甚至不输作为中卫的巴斯托尼:
而从远景画面来看,用曼联球迷相对熟悉的姆希塔良来对比,多尔古也显得相当强壮:
所以在过去的一年多里,多尔古显然有一个清晰的增肌过程,因为在此前,他的体型还是这个样子的:
所以在之前的基础下,多尔古的速度的确算快:
但和阿方索-戴维斯和弗林蓬相比,爆发力有限,所以观感并不算炸裂,整体上呈现出很不错的冲击力。
然而如此一来,有得便会有失。身板强壮,速度算快,但体能显得比较一般,往返能力较差,所以在上、下半场的末段,你经常可以看到多尔古的回防落位的效率不高:
这种拔不起来速度的匀速回防,哪怕他出任边后卫,都是不鲜见的。
这一点和他的一线队生涯时间短暂有关,所以在比赛中的体能管理不佳,也和莱切的战术粗糙有关,在球权经常旁落的情况下,经常要求他进行长距离的套边冲刺。
然而即便如此,这种回防力度也注定会引发球迷的微词,这一点不用怀疑,但仅仅通过这些有限的画面,你就能看得出来,他不是阿方索-戴维斯、弗林蓬这种类型的球员,他的身体素质体现在身板和速度环节,在爆发力和体能层面并不算多么出色。
如果一定要为他找一个样子的话,他更像是打在边路的凯西。
当然了,我们很清楚凯西的特点不仅仅在于身体,还在于他很不错的脚下技术和结合身体之后的有球能力。
在档次上,两个人当然有着非常清晰的等级差距,但风格和特点上,确实有相像之处。
因为有着很不错的身板,所以多尔古的触球和护球能力很好:
注意,在莱切这种级别的队伍中,球到了你的脚下,承受对手的贴身、对抗和下脚等种种压力的过程中,能够做到第一触失误较少,后续不失球权,就已经是很不错的表现了。
而在这个基础之上,多尔古还具备一定的带球能力,在这个身高和体重下,变向算是灵活,所以结合身板之后的冲击力看起来很不错:
另外,他在中后场区域的传球也能够不拘一格、不落俗套,在接应到位的情况下,拥有斜传到中路的视野和能力:
甚至找向更远的位置:
另外,这名球员的主力脚是左脚,但右脚的能力也还可以,具备在压力下用逆足触球和出球的能力:
而且作为后卫的基本功,多尔古的防守表现也算不错,整体上显得比较成熟和沉稳,不会因为自己的身体出色,而盲目上对抗和力量,避免给对手轻易制造犯规和定位球的机会:
这一点也很难得,体现在他能将身体控制住,所以整体的防守风格以贴身缠斗和驱赶为主,而在机会相对成熟的时候,该下脚和放铲的时候,多尔古也不会退缩:
所以在整体上,这名球员的身体和技术还是颇有特点,具备潜力,这也体现在这种长距离的跑动之后,送出的传中质量依然不错:
而且在替补出场,对阵佛罗伦萨的比赛里,还能在最后时刻的后点抓住机会,打进这粒在技术和心态层面都不算简单的球:
基于这样的特点,我们觉得将其看作是弱化版和翼卫版的凯西,大家应该能够有一些概念和认知。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名球员被莱切用在多个位置上,也就显得一点都不奇怪了。
左后卫出身,但逆足也不错,所以右后卫也可以打,而因为身体特点、技术能力、防守和落位的效率相对有限,因此教练选择将其前推,不管是在不对称体系里出任带有翼卫职责的边前卫,甚至是直接出任常规体系的边前卫,都是可以理解的。
尤其是在前场,因为身体的特点,在对抗环节的优势,包括技术层面的处理能力,所以你能看到他在肋部和队友进行传切的时候,触球柔和,不会显得慌乱,踢得还是比较沉稳的:
而且让人印象比较深刻的一点,恰恰是他在这种身体的优势下,思路相当成熟,并不会像其他的黑人球员一样,沉迷于用自己的身体来解决问题,进而在球场上呈现出比较莽撞的风格。
在多尔古的身上,你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对执行教练战术的警醒,所以在比赛当中,他在边路的一对一进攻尝试并不算多,反倒是这种衔接中路、联系弱侧的传球不少:
这一点其实非常难得,但在机会相对成熟的时候,多尔古也不会完全规避单打:
甚至在前几天对阵国际米兰的比赛中,多尔古还奉献了这样一次操作:
在面对对手狭小区域内的多人围抢下,多尔古用对抗为自己制造空间,甚至创造出了一条面对球门,直接起脚的通道:
整个过程相当清晰,对抗优势、脚下环节,包括最后的射门,触球环节精准,所以左脚连续衔接动作很快,而且发力效率很高。
仅仅通过这一次操作,你就能看出来这的确是一名很有潜力的球员。身体层面具备显著优势,技术环节不落下风,进一步提高的空间也很大,经过打磨之后,确实有成为优秀球员的潜质,而且结合他基本快要定型的身体特点,常规四后卫体系中的边后卫确实不适合他,也不太可能一跃而起,直接在较高的平台上出任边前卫。
所以,不对称体系中带有翼卫职责的边前卫,或者直接出任三后卫体系里的翼卫,都是可预见的中短期内,相对适合他的位置。
在这里,他可以将自己的优势输出到向前和进攻环节,规避因为落位短板而难免被指摘的问题,从而逐步累积优势和信心,成为一名优秀的球员。
然而,仅仅凭借这些内容的呈现,就笃定他能在阿莫林的手下发光发热,还是太早了。
说破大天,多尔古仍然是一名非常年轻的球员,而且和约罗一样,一线队经验也非常有限,所以他有一些相对清晰的问题。
首先,就是对于高球的落点判断有着清晰的不足:
其次,就是自己的技术发挥并不稳定,在对抗中被抢断:
在小球配合中失误不少:
在横传时的线路和力量把握不佳,也是并不鲜见的事情:
而且和底线区域的传中相比,他的45度角起脚的质量比较一般,这一点还要多练:
相对来说较为突出的短板,除了体能和落位时的问题之外,就是防守意识不佳,这一点也是他不能继续在意大利赛场踢球,从而进一步提高的某种遗憾:
这一点,在对阵尤文图斯的这次操作相当清晰:
这一球里,防守伊尔迪兹的多尔古显然不能提前松懈,一定要紧跟到底,一旦对手在这个肋部送出直传,那么就会出现大问题。
作为莱切队内相对出色,也很有潜力的球员,多尔古显然要承担更多的职责,不能在防守的时候指望自己的后卫队友来擦屁股。
相对来说比较直观的能力尚欠的体现,就是他和意甲赛场上的明星球员的直接较量,尤其是这几次防守莱奥,他都没有占到太多的便宜:
所以不管是在个人单防,还是和队友联防的时候,多尔古其实都有一些问题,如果在意甲多磨练一到两年,他的表现和能力显然都会更好一点。
从这个角度来说,多尔古的确很有潜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也有很多需要改正和提高的地方,因为这些不足而被外界批评,也很正常。
而且,价格能够说明很多。能让曼联以3000+的价格带走,竞争者不多,莱切也愿意在保级形势堪忧的情况下先挣下这份钱,都说明了他现在的咖位确实不够高。
当然了,这也是一件好事,毕竟在现在的英超赛场,谁会对一名3000万欧元级别的球员要求过多呢?
没有额外的压力,就有机会打出超额的表现。
因为曼联的现状,尽管多尔古有着种种的不足和短板,但他显然不会缺少机会。
在卢克-肖复出仍然要画上一个问号,马拉西亚租借离队的情况下,多尔古的首秀很早就能出现,甚至坐上主力也不会令人意外。
毕竟他在身体和技术层面,确实有着过人之处,也需要用时间和比赛来慢慢将潜力变成真正的能力。
然而,从意甲赛场到英超赛场,多尔古也会经历一段清晰的适应阶段,不用说同样年轻的赫伊伦和齐尔克泽,如果连已经很成熟的奥纳纳都绕不开这个过程,多尔古自然也是一样。
而且,哪怕是一个顶级翼卫的加盟也不会对一支球队的上限有着多么清晰的提高,毕竟这个位置能辐射到的区域本身就很有限,曼联要提高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
更不用说是如此年轻的一名翼卫球员了。
而在日后,曼联和阿莫林也需要针对这名球员进行一些额外的布置。
相对来说,会显著影响多尔古的发展的问题,就是比赛中的往返次数过多,这不仅会暴露他在体能和落位上的问题,而且哪怕到了他发挥技术的时候,多尔古也会因此出现不稳定的状况。
在莱切,多尔古经常需要从后场长距离空跑到前场,而且哪怕跑到了位置,跑出了空当,队友也不见得能把球传好,由此导致的影响是非常清晰的:
所以曼联要规避这一点,虽然三后卫体系和俱乐部本身作为豪门,这两点都能让多尔古的处境变得好很多,但曼联仍然要注意。
毕竟像现在这样中前场能力薄弱,后卫线上弱点显著,曼联的比赛中依然存在往返过多的问题,这一点想要很好地解决,就要看俱乐部的更新换代能做到什么程度和什么质量了。
当然了,也包括阿莫林能否让自己的战术层面的防守联动做得更好一些,他的身侧势必要搭配一个能够高效覆盖边路,防守意识相对出色的边中卫,从而在某些时刻擦好多尔古的屁股。
现阶段的利桑德罗-马丁内斯可以承担这一职责,但在未来的几年,这一点可能还需要一些变化。
很可惜,这一段写在利桑重伤之前,所以这一处需要重新思考。
利桑受伤之后,阿莫林在对阵水晶宫的比赛里,将约罗换到了左中卫的位置上,考虑到林德勒夫和埃文斯等人短时间内不会复出,新引进的埃登-海文应该也不会立刻出现在球场上,所以约罗大概率将成为短期内左中卫的主力。
这样一来,多尔古和约罗这一侧就需要捏一把汗,后者防守风格偏缩的问题在顺足的右侧都清晰可见,到了左侧,他的技术能力现在还无法体现,这个时候搭配新援,多尔古在比赛的上、下半场后半段一旦无法快速落位,约罗这一处将会成为对手瞄准的重点区域。
和利桑相比,约罗的侵略性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当然了,还有即将复出的卢克-肖可以看一下。
然而,卢克-肖首先要担心自己的身体,避免在短期内继续受伤,这是他最为紧要的事情,所以卢克-肖的复出必须慎之又慎,短期内应该先从约罗的替补打起,逐渐让他找到比赛的感觉。
而且,卢克-肖在大面儿上可以代打左中卫,在盯人、前顶环节,身体上不会落败,但他的防守意识其实并不好,毕竟在过去几年,卢克-肖并没有系统性地学习边中卫的操作方式,那么在这个区域搭配防守意识同样存在短板的多尔古,一旦对手系统性、针对性地打出打击五后卫的线路,比如将多尔古逗出来之后,对手球员斜插他的身后,卢克-肖十有八九是意识跟不上的。
所以无论怎么布置,这一侧都会出现隐患,在短期内,只能希望年轻的多尔古发着狠踢一段时间,打出自身特点的同时,尽力往返,不给队友增加负担,哪怕这些负担是三后卫阵型里会正常出现的产物。
在达洛特已经不能再代打左翼卫的情况下,他必须背负起这份极为沉重的担子,而且,多尔古也要尽快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
在这个年纪遇到主打三后卫体系的阿莫林,多尔古显然非常幸运,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多尔古失去了提高防守意识,从而锻炼自己打边后卫的机会。
一旦阿莫林日后下课,曼联重回四后卫体系,甚至是常规四后卫体系,多尔古的处境就会变得尴尬起来,所以在短期内,球员本身需要在技术和对抗层面快速提高,争取在日后被迫重回边后卫的时候,也可以向技术型边后卫的路数转型和发展。
这才是能让自己的路走得宽一些,甚至更宽一些的方法。
综合来说,这笔交易做得还是不错的。
球员本身具备潜力,但现阶段也有清晰的短板和不足,这也是转会费相对便宜的主要原因,不过,其中的大多数问题可以随着时间逐渐提高,少数问题可以用战术布置来掩盖,所以关键在于,多尔古要尽快适应英超赛场,尽快提升自己的能力。
这名球员确实很适合三后卫体系,但是不是阿莫林的菜,还需要日后观察,毕竟阿莫林在葡体使用的翼卫,包括波罗、努诺-桑托斯和现在也很引人注目的昆达,都是往返能力很强的球员,尤其是后者,其实和弗林蓬更为类似。
所以,从多尔古自己的角度来说,特点已经清晰,潜力确实可见,而从教练和俱乐部的角度来说,机缘巧合之中,左翼卫的舞台也为他搭好了。
就看他能把自己的戏唱成什么样子了。